三月的尚义, “风头”不减。从张尚线上远眺尚义方向, 湛蓝的天空下,连片的 “大风车”迎风旋转,蔚为壮观的场景成为进入尚义的第一道风景。
“我们的风景可不仅有‘大风歌’,还有‘菜篮子’‘羊名片’‘水文章’呢。”一见面,尚义县委书记冀晓东和记者侃侃而谈。“在很多人概念中,尚义县基础弱、经济总量小、产业特点不明显,这也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可我们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培强‘新型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多 “能” 共进厚积薄发
2004年,当国华尚义 (满井)风电场项目一期落户这片风光电国家二类资源地区时,尚义新型能源产业发展从此激起了一片涟漪。
十年以后,风电产业已成为尚义经济发展的 “顶梁柱”, 占据了县财政的半壁江山;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相应推进,全县现有11家风电企业,15家光伏企业,风光电累计装机171.5万千瓦,新能源产业渐成规模。
同样,超前的发展理念,吸引了众多目光的关注:
县长徐进海受邀到无锡参加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和与会人士交流探讨新能源发展经验;上海、深圳经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成功引进航天光电、顺丰光电等新能源项目;38家国内光电企业慕名到尚义进行投资考察;就在记者到尚义新能源建设办公室采访时,还恰逢中科院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这里就尚义县可再生能源进行调研……
尚义一刻没有停下探索新能源发展的脚步。用冀晓东的话来说,即是 “如不谋新,就要倒退”。
发散的思维带来的是新的发展思路。经过对自身优势的进一步研判,尚义将目光转向了境内丰富的水资源。“鸳鸯河、银子河、瑟尔基河都是我们的资源,这是其它县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依托友谊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全国都具备突出优势。因此,我们在谋划北部总规模230万千瓦的国家级太阳能示范基地的同时,在南部谋划了建设规模10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打造‘风光水电’多‘能’共进的局面,增加全县新型能源的发展厚度。”
对于很多人来说,抽水蓄能是个新鲜概念。县新能源建设办公室(重点办)主任周占军告诉记者,从2012年起,尚义就开始谋划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也就是利用过剩的风能将水抽至上游水库,当需要发电时,再放水至与上游水库有着近300米落差的下游水库。“这是个大胆的想法,在全市来说,我们应该说是首开先河。”
现代农业方兴未艾
即食食品, 如今在尚义有了 “新”内容———在这里,具有鲜明坝上特色的山药丸子、摩擦擦等传统美食即将成为即食食品中的新成员。
同样,脱水蔬菜、土豆饮料,在尚义也接连问世。 “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现代农业可以说是个涉及研发、 种植、经营、加工、物流等许多环节的大概念。” 尚义县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高海城说。
而身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尚义,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多年来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万亩,其中节水农业1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329家,蔬菜合作社近200家,京张协作蔬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7家;拥有“尚亿”、“大青沟佳禾”等省著名商标;到2014年6月, 出口蔬菜基地认证面积1.38万亩……“如今,我们的蔬菜不仅实现了和京津等国内城市商超的直接对接,还销往了国际市场,蔬菜出口总量连续10年全市第一。”高海城说,尚义县充分发挥浩丰公司、佳禾公司等具备自营出口权的龙头企业的桥梁平台作用,构建起蔬菜直销国外市场的网络,目前已和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稳定的供货关系。
为了进一步叫响尚义农产品品牌,他们通过政府引导和民间引进 “两条腿”, 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2014年9月,尚义县成功建起了全县农业产业化信息平台,除了登统本地农产品的种植地、品种、产量、上市时间及销售联系人等详细信息外,还适时根据市场情况,公布客商求购信息及蔬菜市场价格,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我们将继续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导向, 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以抓工业的思路和模式,重点推进南北两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北部以七甲乡、八道沟为中心, 建设2.5万亩的集高校蔬菜种植、 储藏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南部以小蒜沟为中心,建设1万亩的集林业产业、乡村旅游、生态养殖、太阳能观光为一体的乌拉生态农业园区,唱响百姓致富幸福经。”高海城说。
旅游发展风光无限
尚义县四台蒙古营,是个仅有十多户蒙古族聚居的自然村。然而这里每到夏天,都会迎来不少外地游客齐聚于此,感受着一场草原上的激情盛会———赛羊节。
从一种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到一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盛宴,赛羊节的成功举办,可以说是尚义县发掘探索蒙元草原文化与现代休闲文化融合的一个成功典范。如今,赛羊节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成了尚义县一张响当当的“羊名片” 。
“尚义旅游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水土肥沃,林草肥美,拥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风光,也孕育了悠久而浓厚的蒙元风情草原文化。但由于开发存在短板,长期以来身处深闺少人识。 ” 回顾多年来的旅游发展,身为尚义旅游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的尚义县旅游局工作人员通顺新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不谋新,不成活。面对发展新形态,尚义县深入挖掘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融合良好的生态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如今,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石人背地质公园、大青山森林公园、三道沟生态庄园项目的推进实施,以及成功举办的十一届赛羊会、首届‘大美尚义’ 京津冀蒙垂钓大赛等活动,无不叫响了尚义的生态旅游品牌。这一点,从2014年全县旅游人数增加10万人次的数字便可佐证。”通顺新说。
尚义县并没有满足于这一增长数字,而是谋求旅游资源、旅游空间以及旅游产品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为此,他们谋划“一线三点”的旅游布局,将绿色生态、民族风情、现代产业和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
以张尚线为轴线,拓展提升生态景观,有序开发休闲、度假、体验庄园,打造草原天路尚义西线精品旅游线路; 北部结合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深入挖掘驿站、草原、民族文化,打造坝上草原风情、风车观光旅游区;中部重点推进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用好生态、用足风光,打造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消夏避暑旅游区;南部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为重点,同步实施旅游配套建设工程,融合长城文化与生态景观,打造京西山水观光旅游区……
对于县委书记冀晓东来说,全县的旅游发展地图已经深深嵌入了他的头脑中,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着如何下好这盘棋。“农历羊年,我们更要打好‘羊品牌’。我们将扩大赛羊会规模,丰富节庆活动内容,开辟美食一条街和俄蒙商贸一条街、增设露营基地、开展越野车拉力赛,让尚义‘羊’名天下,让老百姓‘羊羊’得‘益’。”